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信息 >> 现货行情
2021年11月12日现货日评
发布时间:2021-11-15 09:25
来源:信息中心
字号:[ ]

本周德州玉米市场延续上涨行情。截至11月11日,个体粮商坐庄收购价1.33—1.38元/斤之间,加工企业收购价在1.40—1.46元/斤之间(标准14%水分。根据水分不同价位不同),相比上周上涨了0.03-0.06元/斤之间。

综合推动玉米市场继续大幅上涨的因素:一是上周末德州普降暴雪导致交通受阻,现货市场流通量减少。二是受疫情管控影响,玉米流动受到一定影响,玉米需求企业当前采购处在相对趋紧氛围中。三是近期小麦市场价格大幅上涨,连带作用推动了玉米市场行情走势。

在粮价持续上涨的影响下,粮农“卖跌不卖涨”的惜售心态增加,持粮观望情况的加重,也将有效推动粮食市场底部空间。

东北的这场暴雪在来临之前就已经被炒得沸沸扬扬,真正下起来之后,还是出现了很多之前没有预料到的状况。

在前面的曾经和大家讨论这场超级暴雪对玉米行情的影响。认为由于各方面的高度重视,这场大雪给玉米带来的上涨行情被提前透支了,雪后可能很快会出现这场暴雪所影响的负面效应。

因为所有市场主体都意识到大雪给收购要增加难度,都在雪前涨价抢收,想法一致。虽然效果有所偏差,潮粮收购力度大一些,干粮收购数量有限,烘干塔基本都是采取随收随走的购销模式,库存低,对于突然再次增加的需求,有些招架不住,价格在怎么高,玉米从收购到烘干都需要过程,而且下雪天,烘干塔收购同样受影响。

山东企业收购价格激进到达3000元/吨时,玉米的热情基本达到沸点。可是3000元/吨也是玉米价格的一个魔咒,去年以小麦作为玉米的坐标参照,这个价格引起需求端一片抵制之声,而今年小麦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价格上都已经无法制约玉米了,那么玉米会不会顺利通过3000元/大关那?

目前看,依然存在难度。首先看华北,在第一波新玉米大落价后,贸易商建立的库存基本在2600元/吨附近,现在的玉米价格已经具备一定可观的利润,贸易商不会一直捂粮不售,而这场雨雪更加增加了华北地区晚收玉米的存储难度,价格也会刺激农民售粮,天气好转之后,华北会出现集中上量的现象,价格会承受压力。

涨价时山东企业的冲锋号吹的最响亮,落价时也会首当其冲。顶风冒雪的涨价没有多少到货量,收到涨价红利的人也少,而落价时正赶上到货量大增,这一涨一落之间,其实企业实质让出的利润也有限。

山东再一次面临落价再所难免,但是价格究竟会跌幅多深,主要还是要看华北的天气给不给力,如果马上升温,地表干度迅速达到可以晾晒的程度,落幅加大,同样会出现再次惜售的局面。

如果不是这场雨雪影响,华北,山西。河南等地的玉米已经快到了存储自然干水分,一些贸易商也会在这个水分时采取建立长期库存。这场雨雪再次打乱节奏,现在只能继续后延。

今年华北玉米贸易商的抢收情绪比东北要浓厚很多,大家和深加工企业形成竞争,给当地玉米价格一定的支撑。

东北地区在雪前农民基本都认为这场雪对玉米的质量不会产生影响,最多也就是增加了水分,但是今天面对稀里哗啦融化的大雪,基本没有几个人敢在这么说了。

这场雪同样打乱了东北地区的卖粮情绪。会出现一些因为玉米质量变化而急着出售的农户。

短期内,因为干玉米的价格比较坚挺,烘干塔也在积极出售干粮,面对被加工企业抬的有些“虚高”的价格,烘干塔会选择谨慎。

雪后几乎所有人预见到了干粮的价格会上涨,而潮粮的价格要有压力。

今天北港锦州主流报价2660元/吨,鲅鱼圈港报价2680元/吨,已经出现增加上量的情况,说明烘干塔出粮比较积极,干粮库存始终保持低位。

而加工企业收购的潮粮暂时没有增多的迹象,晨间嘉吉生化到货个位数,燃料乙醇到货80余车。

大雪影响交通是最直接原因,自去年整顿超载以来,国内大货车数量减少也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些货车司机在这个时间很多都自己做起了老板,不再只满足挣点运费了,尤其东北地区。多因素叠加在一起,就造成目前叫车困难,运费上涨。

山东还是以“震荡”本地和华北粮源为主。东北玉米进关有难度。

昨天再次传出三方资金玉米要进行最后的出库,否则强行砍仓,这条规定还针对一些稻谷的库存。

三方资金玉米被“砍仓”的消息已经传出多次,真真假假,很多是媒体用以炒作流量的噱头。但是这次是要动真格的了!

第一,时间已经到了11月中旬,也即将到了建立下一年玉米库存的时间,陈粮继续在库房睡觉,新粮就无法进入,这等于浪费资源。另外从7月份就开始闹得“套路”事件,历时4个月,应该解决的都已经解决,不能“解决”的也就是无果了。资金方不会一直允许贸易商这样“打持久战”。

第二,增加市场供给。目前市场上可以流通的干粮有限,在雪后更是“一粮难求”,而上千万吨的2020年干玉米无疑是对市场最好的补充。这部分粮要是被“强逼上市”,那等于增加多少场拍卖呀?

目前需要解决的不仅是三方资金主权的问题,还有就是怎么快速流通的问题。但是有些问题在某些人哪里会是永远难解的疑难杂症,而转变到另一方手里,也许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剩余三方资金玉米数量还是比较大,而且比较集中,一旦出现集中上市,对目前的干粮价格也会有影响。

一场雪使玉米的行情更加扑所迷离,增加了太多的不确定性。个人认为,目前官方最好不要紧盯在价格调控上,应该更关注玉米的储存条件,尤其东北玉米。

官方最好尽快做出调研,得出结论,甚至有必要启动能启动的场地,烘干设备,保住东北玉米的质量。今年产量有保证,质量有保证后期的玉米供应才有保证。

玉米行情总结:

国内强寒潮天气影响,市场玉米流通及运输进一步受阻,加工企业到货不足,库存处于低水平,收购备货热情较高,加工企业涨价吸引粮源,带动现货行情继续上行,截至本周玉米现货均价2688.61元/吨,周度环比涨幅为1.40%。

供应面

本周初国内大部分地区相继出现降温天气,东北产区还出现中到大雪,部分地区遭遇暴雪,对新季玉米的收割上市进度有所阻碍。东北产区寒潮和降雪天气给潮粮露天存储带来便利,同时物流有所不畅造成新玉米上量难,基层种植户偏向惜售挺价,整体售粮进度一成多。华北产区受种植和烘干成本增加影响,基层种植户惜售待涨心态偏强,新粮上市数量相对偏少,种植户售粮进度不足一成,低于正常年份水平。政策粮方面,11月9日中储粮投放进口美国玉米及整理物111569吨,实际成交111569吨,成交率100%;11月9日中储粮投放投放乌克兰非转基因玉米11880吨,实际成交6880吨,成交率58%;11月12日中储粮将投放投放乌克兰非转基因玉米19893吨。进口方面,根据USDA报告,截至2021年11月4日当周美玉米出口检验量约为56万吨,上周我国退订美玉米1152吨。据统计,2021/22年度我国已购买玉米约1077万吨,当前约1108万吨仍处于待运状态。

需求面

近期猪价快速反弹,生猪养殖利润较前期大幅恢复,养殖户补栏意愿增加,同时高蛋价继续提振蛋禽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对饲料需求有一定利好效应。当前替代谷物供应量依旧充裕,禽料和水产料对玉米需求量偏少,替代物继续压制国产玉米需求。深加工方面,加工利润较高,深加工企业开工相对前期提升。全国淀粉行业开工率66%,酒精企业整体开工率51%左右。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处于历史最低位,补库需求较大,收购心态积极。

后市分析

今年北方玉米主产区冬季来临时间早于往年,新季玉米收货季节遭遇强降雨,当前玉米水分依旧偏高,低水分优质玉米供应适度偏紧张。叠加11月上旬北方迎来降雪影响物流运输,预计11月大多数时候玉米价格总体继续适度偏强走势为主,下旬后随着玉米供应进一步增加,其价格存在偏弱回调的机会。

11月,正值新季玉米上量高峰,玉米价格却无视季节性供应压力,逆流而上。锦州港玉米平舱价从9月27日2480元/吨的低点持续攀升至目前的2660元/吨,累计上涨180元/吨,幅度为7.3%;玉米期货主力2201合约从9月22日2429元/吨的低点攀升至最高2736元/吨,最大涨幅超过300元/吨,幅度为12.6%。为何在新粮大量上市之际,市场可流通粮源反而不足?下游企业补库是由于前期库存水平偏低还是终端消费好转?玉米市场是阶段性反弹还是王者归来?

本周德州小麦市场继续大幅上涨。截至11月11日,个体粮商坐庄收购价在1.35-1.40元/斤之间,面粉企业收购价在1.395—1.45元/斤之间,继续延续大幅上涨走势,相对上周上涨了0.02-0.065元/斤之间。

综合继续推动小麦市场行情大幅上涨的因素:一是上周末德州普降暴雪,严重影响交通致使现货市场基本无流通的同时,也引发市场对新播种小麦生长的担忧。另外,面粉企业销售良好,基本处在供不应求状态,对小麦的需求增加,为保证正常库存量和需求,一再调高了收购价格。

当前小麦市场价格已达到了历史新高,随着面粉需求量的逐步饱和,市场需要一段时间的消化消耗期,后期或许会随着面粉市场的“冷静”而逐步走企稳。

随着国内小麦市场价格高位明显上涨,市场风险不断加大,价高影响流通市场购销格局,国内麦价涨势放缓,价高区域麦价呈现回落态势;受美国农业部全球小麦供需报告利多等因素提振,美麦期价呈现高位上涨态势。

一、持粮主体销售积极性提高  国内部分区域麦价高位回落

近期国内麦价不断刷新高位悄然改变市场主体购销心理。用粮企业成本压力加大以及前期居民囤积米面透支采购需求制约其开工率;持粮主体则随着麦价处于高位,市场风险意识提高,担心政策调控所带来的市场行情回落,粮源销售意愿增强。11月9日天津市级储备粮竞价交易会采购27084吨2021年产白小麦,实际成交10884吨,底价2960元/吨,成交价2960元/吨。11月10日济宁市润泽粮油储备库有限公司竞价销售3000吨2019年产小麦以及3600吨2021年产小麦,全部成交,最低成交价2820元/吨,最高成交价2825元/吨,成交均价2821元/吨。受江苏大中农场集团有限公司委托,11月12日南方小麦交易市场竞价销售4900吨2021年江苏大中农场产扬麦15及扬麦23,底价2640元/吨(价格类型:车船板价),最低成交价2775元/吨,最高成交价2820元/吨,成交均价2795元/吨。据市场监测,截至11月中旬,江苏南通地区面粉加工企业普通小麦进厂价2760元/吨,安徽阜阳太和地区面粉加工企业普通小麦净粮进厂价2840元/吨,河南商丘地区面粉加工企业普通白小麦进厂价2830元/吨,山东菏泽东明地区面粉加工企业普通小麦净粮进厂价2830元/吨,河北衡水深州地区面粉加工企业普通小麦进厂价2880元/吨。截至11月12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强麦2205合约期价报收于2951元/吨,较11月5日的2985元/吨,下跌34元/吨,跌幅1.14%。

二、国内面粉走货情况放缓  面粉市场价格趋稳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4%,食品中,畜肉类价格下降26.7%,影响CPI下降约1.13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44.0%,影响CPI下降约0.98个百分点。随着国内居民阶段性采购潮结束以及趋于理性,面粉加工企业面粉新增订单减少,面粉市场购销从集中抢购转向购销清淡,面企反映下游对当前面粉价格接受度偏低,面粉市场报价趋于平稳,面粉加工企业开工率降低。据统计,截至11月12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17.22元/公斤,较11月5日的16.16元/公斤,上涨1.06元/公斤,涨幅6.56%。据统计,1-10月全国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累计达2.09亿头,同比增长66.4%。仅10月份就屠宰了3023万头,同比增长11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价格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1月中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集贸市场和超市富强粉平均零售价格2.78元/500克,标准粉平均零售价格2.51元/500克。据市场监测,截至11月中旬,江苏连云港赣榆地区面企30粉出厂价3480元/吨,麸皮出厂价1860元/吨;安徽阜阳临泉地区面企30粉出厂价3560元/吨,麸皮出厂价2040元/吨;河南商丘睢阳地区面企30粉出厂价3540元/吨,麸皮出厂价1860元/吨;河北石家庄新乐地区面企30粉出厂价3520元/吨,麸皮出厂价1800元/吨;山东潍坊诸城地区面企30粉出厂价3460元/吨,麸皮出厂价1900元/吨。

从广西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截至10月末,我区稻谷补贴粮食收购57.05万吨,完成80万吨年度计划的71.3%。当前全区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粮食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据了解,2021年我区早稻播种面积和产量均比上年增加,晚稻没有受到重大自然灾害影响,已进入收获期,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有力保障了区内口粮安全。我区严格落实国家下达的粮食储备规模,积极开展粮食购销工作,除稻谷补贴粮食收购外,通过国家粮食广西交易中心公开竞价,累计成交政策性粮食14.755万吨、地方储备粮37.631万吨,为市场提供充足粮源。地方储备粮口粮品种可满足全区市场供应4个半月以上。

目前,全区已建立粮食价格监测点290个,其中自治区级监测点50个,市县级监测点240个。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严格执行粮油市场价格监测及粮油企业库存周报制度,对大米、面粉、食用植物油等重点品种定期监测,密切关注粮食购、销、存和价格变化,对可能引起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预警,合理引导市场预期。

根据国家有关要求,我区加强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指定粮食应急加工企业268家,粮食应急供应网点1478家,粮食应急储运企业59家,粮食应急配送中心65家,一旦遇到粮食突发事件,可迅速将粮油产品投放市场,确保不脱销、不断供。

今日国内稻价整体稳定,市场购销依然呈疲软。东北产区稻价依旧稳定,由于米企需求减弱,因此市场多呈政策市,同时基层反馈各地粮库已陆续开库,但收购标准依然严格,稻价底部有支撑,但上涨动力明显不足。江苏产区各地粮库已开库,收购价格多在1.4元/斤左右。国内大米方面,居民大量的抢购,已提前透支了后市的需求,因此近期米企开机率略有下滑,借此副产品米糠供应量减少,现货价格已开始持续反弹。

近日,国内豆油价格呈现V形反转,美国农业部11月供需报告利多及现货偏紧支撑市场,豆油价格涨至历史高位水平。

“美国农业部11月供需报告下调了美豆单产,令美豆产量不及预期,给美豆期货重新注入活力,带动美豆期价走高。考虑到南美大豆产量前景依然乐观且播种顺利,全球大豆供需前景依旧偏空。此次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供需报告只是把美豆的价格重心向上修复,而非再次趋势性走强。”光大期货豆类分析师侯雪玲告诉记者。

侯雪玲表示,全球油脂方面,主要油料收割进入尾声,国际市场豆油和葵花籽油供给逐渐增加,尤其是俄罗斯12月上调葵花籽油出口关税,11月该国或将加大葵花籽油出口量。供给格局的变化令国际市场豆油与棕榈油的价差缩小、葵花籽油与豆油的价差扩大,豆油相对便宜。

“11月的第二周,豆油出现了久违的大幅回调行情,这波接近10%的调整,一半源于基本面,一半源于整个商品市场情绪的变化。”国泰君安期货农产品研究员傅博对记者说。

傅博表示,首先,随着北方限气和限电措施的结束,全国大豆周度压榨量从160万吨回升到206万吨,而且,11月和12月的大豆进口量预计超过1850万吨。考虑到目前豆粕库存偏低、豆油需求较好,预计11月、12月的周均大豆压榨量将在188万—190万吨,相当于每周供应豆油36万吨左右,基本能够满足年底前的需求,豆油供应紧张预期消退。

其次,美国农业部连续2个月上调2021/2022年度美豆库存预估,缓解了全球大豆供应偏紧的预期。目前来看,CBOT大豆上涨动能不足,加上海运费自高位大幅回落,使得大豆进口成本自最高点下降了400元/吨左右,也为豆油的回调提供了条件。

再次,棕榈油价格上涨开始放缓,也影响到豆油走势。马来西亚10月底的棕榈油库存回升到183万吨,为今年以来最高。国际市场的棕榈油价格已经高于葵花籽油价格,高价正在削弱棕榈油的竞争力,本周马来西亚和印尼之间的旅行限制开始放开,马来西亚的劳工入境计划也在进行中,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恢复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最后,国庆节以来油脂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原油等能源价格上涨带动的,随着全球能源价格回落,油脂的做多情绪也受到了影响。

“目前国内油粕比接近历史高位,随着生猪养殖亏损收窄,我们预计油粕比可能出现拐点。2011年11月是上一轮油粕比的高点,当时生猪存栏至创纪录水平,养殖利润大幅下滑,但随着12月生猪存栏下滑、养殖利润回升,油粕比也开始一路下跌。虽然在上一轮油粕比下行过程中,豆油仍旧出现阶段性上行走势,但当时的背景是2012/2013年度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处于近10年最低水平,且原油价格走高。而目前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相较2012/2013年度高,同时原油价格也面临美国能源政策的调整窗口,因此我们建议反弹可以考虑抛空油脂,或考虑买粕抛油的策略。”西南期货油脂研究员黄婷补充说。

侯雪玲建议后期关注国际豆油、棕榈油需求情况及美国能源政策。国内现货供应紧张支撑基差,但是单边看国际市场,近期油脂1月与5月合约价差走出反套趋势,或意味着油脂市场风向出现变化,后期油脂或将振荡走弱。

傅博认为,低库存、高基差仍然是支撑豆油期价的主要逻辑,但是全球大豆、国内豆油的供应紧张局势改善,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恢复且预期上升,而需求前景看淡,油脂的上涨动能减弱。预计豆油破前高的可能性不大,备货结束后价格有回落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