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篇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共32条,分别对食品浪费的定义、反食品的原则和要求、政府及部门职责、各类主体责任、激励和约束措施、法律责任等作出规定。强调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的职责任务,规范公务用餐、餐饮服务经营者等食品经营者的行为,引导个人和家庭树立正确消费理念;构建政府领导、部门协作、行业引导、媒体监督、公众参与的反食品浪费社会共治机制;科学设定法律责任,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坚决制止浪费行为。
2.《粮食节约行动方案》中如何落实节粮减少损要求?
《粮食节约行动方案》从组织领导、制度建设 、评估机制、执行监管上协同发力,确保节粮食减损落到实处、见到成效。
--加强组织领导。将节粮减损工作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坚持党政同责。各牵头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责,提出年度节粮减损目标任务和落实措施。
--完善制度标准。强化依法管粮节粮,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构建符合节粮减损要求、促进粮食节约的粮食全产业链标准、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
--建立调查评估机制。建立粮食损失浪费评价标准。研究建立全链条粮食损失浪费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开展数据汇总和分析评估。
--加强监督管理。研究建立减少粮食损耗浪费的成效评估、通报、奖惩制度。建立部门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相结合的监管体系,综合运用自查、抽查、核查等方式,持续开展常态化监管。
3.《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修订对加强粮食流通质量安全监管有哪些考虑?
一是建立健全粮食流通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卫生健康、粮食和储备、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组织实施粮食流通质量安全风险监测。
二是规定粮食收购者收购粮食应当按照要求进行质量安全检验,确保收购质量安全。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应当作为非食用用途单独储存。
三是规定粮食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装运输。
四是规定粮食储存期间应当定期进行品质检验。建立粮食销售出库质量安全检验制度,未经质量安全检验的粮食不得销售出库。
五是规定真菌毒素、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或者霉变、色泽气味异常等粮食不得作为食用用途销售出库。
六是加强区域性粮食污染监控。建立健全被污染粮食收购处置长效机制,发现区域性粮食污染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时采取处置措施。
4.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常规质量、储存品质、内在品质,因环境污染 、异常气候或储存保管不当等因素导致的重金属、真菌毒素及其他有害物质污染 ,以及粮食生和储存过程中施用的药剂残留等食品安全状况。
根据监测环节和方式不同,主要包括收购监测、库存监测、应急监测和其他专项监测等,其中收购监测、库存监测属于日常监测,应急监测和其他专项监测根据工作实际需要而开展。
5.优质粮食工程“六大提升行动”是什么?
2021年11月15日,《优质粮食工程“六大提升行动”方案》(国粮规【2021】236号,简称《方案》)印发实施。《方案》包括粮食绿色仓储、粮食品种品质品牌、粮食质量追溯、粮食机械装备 、粮食应急保障能力、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等6个提升行动的方案。
6.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行动方案主要内容
聚集粮食收购、清理烘干、仓储物流、加工利用、销售和消费等环节,全面推进粮食产后各环节减损;强化粮油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强化粮食减损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构建;强化粮油营养健康技术应用;强化营养健康粮油产品生产和消费;强化节粮减损国内国际合作;强化人才培养推进减损工作可持续发展;强化宣传营造爱粮节粮良好氛围等。
7.粮食标准化工作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具体举措有哪些?
一是织密筑牢粮食安全标准网。二是推进粮食领域重点标准制修订。三是促进粮食标准化国际合作。四是持续深化粮食标准化工作改革。
二、标准篇
1.《大米》(GB/T 1354-2018)
为落实国家节粮减损等政策要求,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组织对原国家标准(大米)(GB/T 1354-2009)进行了修订,于2018年由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标准号为GB/T 1354-2018,重点技术内容一是限制过度加工,倡导适度加工。二是借鉴国际标准,调整杂质分类。三是精度检测仪器化,校核标样系列化。
2.《小麦子粉》(GB/T 1355-2021)
2021年12月31日由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小麦粉国家标准GB/T 1355-2021,与原标准相比,新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一是明确该标准只适用于添加物的食用小麦粉。二是将四个等级修改为三个类别。分为“精制粉”、“标准粉 ”、“普通粉” 三个类别。三是删除了粗细度指标。四是湿面筋含量只规定最低含量要求。
3.《食用调和油》(GB/T 40851-2021)
为规范食用调和油生产加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食用油产业健康发展,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组织制定了《食用调和油 》(GB/T 40851-2021)国家标准,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是创新提出了关键质量指标“比例一致性”和相应的检验方法。二是规定了可追溯要求。三是规定了原料油要求。四是规定了气味、滋味 和透明度、色泽、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反式脂肪酸含量、比例一致性等10个质量指标。
三、科学知识篇
(一)稻谷及制品
1.怎样选购散装大米?
消费者在购买散装大米时,可疑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挑选。
一看:看大米的色泽和外观。正常大米颗粒大小均匀,丰满光滑,颜色正常、有光泽,碎米少。一般来说,含腹白少的大米比含腹白多的大米食味更好。
二抓:抓一把大米,放开后,观察手中粘有糠粉情况,新鲜大米糠粉很少,手掌无油感 。
三闻:闻大米的气味。取少量大米置于手中,向大米哈一口热气 ,或用手摩擦发然,然后立即闻气味。正常大米具有清香味,无异味。
2.什么是蒸谷米、免淘米、营养强给米?
蒸谷米是将稻谷经水热处理后再脱壳、碾展米所制成的大米。在水热过程中,皮层与胚芽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可渗透到米粒中,因而提高了其营养价值。
免费淘米也称清洁米,是指无需淘洗就可直接蒸煮的大米,其营养成分与一般大米相仿。由于炊前不需淘洗 ,不仅做起饭来省时省力,还可以节省淘米用水和减少生活污水。
营养强化米就是在大米加工过程中添加某些人体缺少的营养素制成的大米。
3.家庭防止大米生虫的方法
通风除糠法:夏季天气变化大,米糠容易发粘,导致生虫、霉变,入夏后,可将储存的大米再筛一次,除净细糠,储存于通风处,能避免生虫。
花椒防虫法:用小布代包装50克左右花椒,放入米缸中,用塑料薄膜密封缸口,花椒在密封缸中释放出的挥发物质可以防虫杀虫。
大蒜防虫法:大蒜中含有大蒜素,在大米中埋入去皮的大蒜可以防虫。
橘皮防虫法:橘皮中含有柠檬醛,在大米中埋入橘皮可以驱虫防虫。
冷冻防虫法:可将生虫大米放在塑料袋里,把袋口扎紧,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48小时后取出,可杀死大米里的蛀虫和虫卵。使用时最好再筛一次。
(二)小麦及制品
1.怎样选购小麦粉?
一看:看见小麦粉颜色 ,小麦子粉的自然色泽为乳白色或略带微黄色。
二闻:正常的小麦粉具有轻微的麦香味,若有异味或霉味,则说明已经变质。
三选:要根据不同的用途选择相应品种的小麦粉,制作面包类应该选择高筋的面包专用粉;制作馒头、面条、饺子等要选择中筋小麦粉;制作糕点、饼干则选用低筋的小麦粉。市场上销售的小麦粉,如果没有特殊标注,可视作中筋小麦粉。
2.控糖时代,怎样健康地吃馒头?
馒头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含量,以及微量元素利用率高于米饭。但是,精白粉做的白馒头,血糖反应比白米饭要高。馒头的血糖指数(GL)在65-97之间,属于高GL食物。要降低GL值,从原料方面可以做以下改变:
第一,用全麦子粉蒸馒头;
第二,在馒头原料中加入奶粉 、豆粉等富含蛋白质的原料;
第三,用马铃薯粉、紫薯粉、荞麦粉等杂粮薯类的粉来代替部分精制小麦粉;
第四,在馒头原料中添加油籽类原料,比如亚麻籽;
第五,在面粉中加入蔬菜和其他可食用植物叶子。
(三)杂粮杂豆
1.什么是杂粮?我国常见的杂粮有哪些种类?
杂粮是小宗粮豆的统称,泛指除稻谷、小麦 、玉米、大豆四大品种以外的各种谷类、豆类、薯类作物,其特点是小、少、特、杂,主要有高粱、谷子、荞麦、燕麦(包括莜麦,即裸燕麦)、大麦、青稞(裸大麦)、糜子、薏仁、籽粒苋以及芸豆、绿豆、红小豆、蚕豆、豌豆、缸豆、小扁豆、黑豆等。
2.杂粮有什么营养?
杂粮含有许多保健、益寿的营养成分和防癌抗癌的物质。绿豆含人体所需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铁、钙、磷等矿物质,其中,铁的含量占首位 。杂粮大多含有维生素E 等物质,延缓衰老。杂粮还含有黄酮、多酚等物质,研究人员通过动物试验证实,黄酮可遏止结肠癌、肺癌、食道癌中起一定作用。
(四)油脂
1.如何减少烹调油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g ,烹调油25-30g。
第一,学会选择用油。不同食用油的脂肪酸组成差异很大。家里采购食用油时注意常换品种。
第二,定量巧烹饪。如蒸、煮、炖、焖、水滑、熘、拌等,可以减少用油量。
第三,少吃油炸食品。油炸食品为高脂肪高能量食品,容易造成能量过剩。
第四,控制动物油脂和饱和脂肪酸。动物油脂富含饱和脂肪酸,应特别注意限制加工零食和油炸香脆食品摄入。日常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脂肪摄入量的10%以下。
2.家庭中植物油如何储存?
家庭储存植物油要注意以下几点:
密封:目的是为了阻隔空气、减少氧化机会。油瓶在打开使用后,瓶姜要随手拧紧,并在保质期内尽快将油用完。
避光:目的是减少阳光直接照射,强光是加快植物油氧化的催化剂,会加速油品的变质。
低温:为了减少高温对植物油的影响,油瓶应放在室内温度相对低一些的地方,即使是冬天也应该如此。
忌水:为了避免发生水解现象,植物油中要禁止水分的进入。